护理质量不断提升,服务领域持续拓展。


5月15日下午,隆回县人民医院护理团队成功开展了院内首例超声引导下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入术。
患者文大婶(化名),5月6日在医院行肠镜检查发现直肠巨大肿块,5月8日病理诊断报告为“(直肠)中分化腺癌”,5月10日入住医院胃肠外科准备在全麻下进行“腹腔镜探查+直肠CA根治”手术,考虑手术后需长期静脉输注高浓度、高渗性营养药物等多路液体,且治疗时间长,而普通外周静脉反复穿刺容易发生静脉炎、血管硬化及闭塞的可能,为减少频繁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经充分评估,在医院护理部马莉莉主任的指导下,医院肿瘤科、肾内科、胸外科、急诊科护士长及专科护士邹傲在胃肠外科病房为患者进行了床旁会诊,护理团队在现场共同商讨了解决方案,最终决定为患者进行中等长度导管穿刺。



当天下午4点多,凭借在上级医院进修获得的丰富的置管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术,邹傲在超声引导下,顺利为患者实施中等长度导管置入术,全程耗时30分钟,置管成功。


随后的5月17日,医院胃肠外科护士长张丽芳再次为科室39床肠道手术后患者成功置管。


关于中等长度导管置入术:
中等长度导管又叫中线导管,长度20~30cm,是从肘窝处上下两横指常规穿刺或采用超声引导技术从上臂植入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肱静脉内,导管尖端位于腋静脉胸段或可达锁骨下静脉。与静脉留置针相比,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更为经济、安全,具有留置时间长、穿刺次数少、静脉炎及输液外渗风险更低等优点,可实现静脉输注全程的“一针治疗”,是临床上需中长期静脉输液患者、需输入刺激性药物患者、重症患者、长期卧床患者和外科大手术患者的首选。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在院领导和医院各部门大力支持下,隆回县人民医院通过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专科护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医院护理服务领域也得到充分扩展,先后积极开设静脉治疗、康复、腹透/血透、PICC维护和糖尿病等护理门诊,不断丰富护理内涵;大力推进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运用,建立单病种临床护理路径,推广“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打破原有的医患、护患两条平行线的模式,重建医、护、患三位一体的崭新工作格局,护士参与诊疗全过程,为患者提供整体服务;重视患者及第三方评价,开展满意度测评,主动听取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意见,接受患者、家属、社会的监督,不断改进护理服务。医院护理能力不断提升、护士学历结构不断优化、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护理部主任感言:
今年我国护士节的主题是“发展护士队伍, 改善护理服务”。我院将紧扣主题持续改善护理服务,切实推动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文:龙图娟
部分资料、图片提供:胃肠外科
编辑:龙图娟
审核:隆牧